SNEAKER REVIEW / 鞋款評測剖析:NIKE KD12

SNEAKER REVIEW /鞋款評測剖析:NIKE KD12

在人生階段中,12年過去將要邁入中學,經歷過的朋友們都清楚,那是身心向前邁進一大步的關鍵,而 KD 簽名鞋亦然,不僅重新以久違高筒型態登場,本誌在日前撰寫報導中也提過,KD11 如果找到現有科技結合的可能性,那麼最新的 KD12 就是突破那個可能性的存在。

KD12 是 KD 系列中首度並未特別著墨生涯故事的款式,諸多與 Kevin Durant 有關細節都透過低調形式呈現,讓人感受到今次重點聚焦於科技進化,而 Bounce 球鞋文化誌除了編輯部親自進行鞋評測試,我們也與馬建豪、朱雲豪、林冠均還有周桂羽四位分屬不同層級選手,以 KD12 登場為契機進行訪談。

在送上完整內容前,就先請他們擔綱鞋評動作呈現,結合編輯實戰近一個月的心得,與各位分享對這雙戰靴初步印象。

TEST 1 — < 反應性與緩震:ZOOM AIR 配置改變帶來清晰腳感

若說 KD11 用加法將目前品牌兩個主流技術 REACT 中底與全掌 Zoom Air 結合,代表追求現有科技結合的可能性,那麼 KD12 就是運用減法,找到企圖突破現存可能性的解答,效果究竟如何?

馬建豪初次穿上 KD12 就覺得不需適應期

傳統製鞋過程中底會有一塊不織布縫於鞋面再與中底黏合,KD12 則直接讓全腳掌 Zoom Air 氣墊縫在鞋面作為整個主體底部,讓穿著者更直接感受到氣墊,不論是起跳、第一步啟動時前腳掌腹與指頭都有明確支點能夠協助啟動,相信喜歡 Zoom Air 氣墊的朋友都明瞭在需要時感受到那種瞬間回彈有多暢快。

穿著 KD12 起跳時反應與落地緩震都有所感

而從半透明外底向內看則可見到 Phylon 中底布滿許多孔洞,腳跟部位另加一塊額外六角形 Zoom Air,多層次地建構出 KD12 中底系統,另添的這片 Zoom Air 面積雖小但卻是搶籃板、跳投後當前掌落地力量繼續傳導至腳跟首當其衝部位,KD12 在此時讓我們感到很明確在腳跟正中央確實有雙層吸震性能。

以主編目前測試感覺來說,在吸震與反應性之間取捨的話,KD11 較為適合需要更多吸震的人,KD12 則可滿足需要均衡腳感的朋友,甚至可以說適合推薦給各種位置嘗試,但如果想追求更硬朗反應性,偏切入設計面向的 KYRIE 5 等等鞋款或許是更好選擇。

KD12 半透明外底能看見其中底孔洞與腳跟氣墊

腳跟落地時雙層緩震吸收衝擊的潰縮感非常明顯

特別要注意的是,NIKE 特別為 KD12 每個尺碼都獨立開了氣墊模具,這代表除了依照腳型選擇鞋子,KD12 還要考量到哪個尺寸的鞋子會是穿起來氣墊踩踏位置最正確的鞋子,例如編輯部成員 (穿著 US11.5-12 皆可) 穿著友刊 Mobile01 進行測試的 US12 鞋款,就覺得氣墊踩踏感有說不上的異樣感,等上市後請他去試穿其它尺寸或許更能印證這個推論,一般鞋款其實就建議大家透過試穿找到適合的尺碼,但此過程對於 KD12 來說似乎格外重要。

TEST 2 — < 包覆、支撐與穿著感:鞋面與鞋舌的協奏曲

KD12 在鞋面用上最新 QUAD-AXIAL FLYWIRE,從字面上四軸就能立即洞見其核心價值,直向與縱向外還加入斜向纜繩構成米字型包覆網,在輕薄且有限空間中帶來輕量強韌的包覆支撐。即使是過去,也很少如此大面積同時密布的 FLYWIRE,上次令人比較印象深刻的鞋款應該是 LeBron 7,穿進鞋內就能立即感受到細膩差異,與環繞式 TPU 結構相輔相成,為鞋款打造出令人安心的支撐與穩定效果。

投籃時鞋款能幫助順暢完成動作非常重要

測試過程我們意識到鞋面搭配 Ultra-Plush Flyknit 鞋舌才能發揮最高作用,仔細看能發現鞋舌是鉸鏈式編成,透過較細布料混成較厚實有彈性的面料,貼合腳背同時鞋帶綁緊也不壓迫腳背,也因此透過拉緊鞋帶能夠將擁有 QUAD-AXIAL FLYWIRE 鞋面更為收攏,再加上腳踝填充飽滿,這對於看似高筒穿起來還是頗接近低筒的 KD12 增加了不少安心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編輯部測試的這雙沒問題,但在訪談當天選手們鞋舌或多或少有移位,詢問過後由於鞋舌前段與鞋身相連並不影響舒適度,但看來並非單一個案,還有在網路上有看到網友提及穿完會悶熱,目前我們的感覺是以籃球鞋而言完全在接受範圍內,並未有特別感受到造成不適。

KD12 在鞋內側將 QUAD-AXIAL FLYWIRE 作成可清楚看見其構造的設計

編輯部測試時認為 KD12 是 1-12 代穿來最舒適的一雙,跟一般鞋款相較版型雖仍偏窄,但穿著原尺寸即可,不過目前有許多鞋評都認為可以大半號,綜合看來還是老話一句,有機會還是去店實體店點試穿最準確,如果你跟我們一樣,相信會同意 KD12 在進行跳投、轉身等動作時,不會有鞋子慢腳動作一拍的遲滯感,相當跟腳。

同時鞋面雖然輕薄,但可能因為 QUAD-AXIAL FLYWIRE 緣故,測試至目前為止沒有發生過腳衝出鞋面與中底連接處的不安全感 (有發生過的人應該可以瞭解我們描述的情況),但並非全然無可挑剔,相較於先前大面積側向突出外底這代並不復見,在做出特定動作時多少會感受到差異。

KD12 起跳時的反應性佳且有人鞋一體的感覺

KD12 並未特別做出明顯外凸設計

TEST 3 — < 靈活、變向與抓地力 Transition Offense

前面提到的氣墊除了突破傳統,並且有著與 KYRIE 5 前腳掌 Air Zoom Turbo 類似的切割凹槽,能在彎曲時提昇靈活度,也增加氣墊在不同角度被觸及的機會,過往全掌 Zoom Air 有著足弓與掌腹處可能會較難彎曲的美中不足,許多人抉擇全掌 Zoom Air 與前後掌 Zoom Air 時的分野就是靈活性,KD12 的嶄新製鞋模式可以有效地兩全其美。

KD12 氣墊表面的切割凹槽能夠讓雙腳在不同角度都能觸及氣墊

KD12 整合緩震、靈活與反應性的方程式令人看見有別過往觀念的進程,在複合元件運作過程中讓穿著者得以擁有與眾不同腳感,但相對地在某些地方有所取捨,例如雖然腳感活,但是切入時雙腳彎折到某個程度仍會有被侷限的感覺,原先認為是環繞全鞋的 TPU 造成,後來發現是位於前掌前側中底延伸雙峰構造,但後來考量到若去除這塊,單薄鞋面或許在側向支撐上會有所差異,因此勢必要有補強,實際穿著時並不至於影響靈活性,但是的確會有一個抵抗切入彎折的感覺存在著。

前掌雙峰構造對支撐有其必要但切入時會有受到抵抗的感覺

至於很多人關心的透明大底是否會打滑或是沾染灰塵,目前在不同室內外場地進行過測試 (台北中油中崙球場全場、台北新生橋下練投、台北建國中學室外場地 3on3,雖然樣本數不多,但提供有去過的人參考),整體來說,透明大抵沾染沙塵的現象無可避免,但是抓地力幾乎感覺不到因此而下滑,然而這是因為 KD12 原生抓地力並沒有特別突出,一定要形容的話,就是靠著紋路產生與地面的摩擦力,但並沒有「黏」或者「吸附」感。

再來是個人比較吹毛求疵的要求,KD12 的腳掌並沒有針對轉身或是多方變向而設計的紋路,是屬於比較單調外底紋路類型,但針對前後向的急停方面目前測試沒有問題,雖然面對球場挑戰已足夠,但在各方面實戰性能都很不錯的情況下就顯得抓地力的考量略為陽春一些。

抓地力是 KD12 均衡性能中相對較不突出的一環

總結 Conclusion

12 年的確是個漫長時光,而 Kevin Durant 一進聯盟就擁有簽名鞋款,他也成為 NBA歷史上第六位在現役時期達到個人第十二代簽名鞋款的球員,這樣成就不僅是對他個人肯定,還讓他與 Leo Chang 為首設計團隊間的合作關係達成非常深厚累積,進而促成前面所提及各面向對現況的突破,如果單純問編輯部是否推薦各位嘗試 KD12,那麼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們就進一步談談答案當中值得各位體驗還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KD12 穿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肯定是複合中底的腳感表現非常平均,顧及球場上各種可能情況的需求,在反應性與緩震甚至靈活度都有令人印象深刻表現,接著就是鞋面與鞋舌帶來的貼合感,以上兩個鞋款重要指標都備受肯定的情形下,幾乎可以肯定這是雙優質實戰鞋,但 KD 系列向來偏窄的版型則可能讓前面的情形功虧一簣,因為這兩個特點都必須鞋款合腳才能發揮地淋漓盡致,雖然編輯部覺得跟過去 KD V、VI 相較近年已經友善很多,但 KD12 仍屬略窄的版型還是需要透過試穿來找到本命尺寸。

另外並非外表那般看起來高筒還有並未點滿的抓地力是另外有可能會影響到你入手的因素,反過來說,如果以上皆不是問題,剩下的大概就只有編輯部也還在測試中的耐用性,我們擔心的倒不是鞋底的磨耗,我們認為那都是正常使用跡象,購買前可以透過觸摸等各種標準,搭配自己對價格的考量做決定,而是 Zoom Air 氣墊的全新使用方式前所未見,是否會對其壽命造成影響?我們也還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KD12 的實戰度目前讓人願意忽略這點,至少我們已經在物色下一雙要入手的版本了。

值得推薦:

  • 1) 中底全方位,反應性跟避震表現出色平均
  • 2) 鞋面貼合腳且各種彎折角度均未感受壓迫
  • 3) 厚實鞋舌避免鞋帶壓腳背同時穿著體驗佳

值得注意:

  • 1) 是否合腳將決定性能可否完全發揮,務必試穿
  • 2) 抓地力普通,對多向動作的紋路並未特別設計
  • 3) 嶄新 ZOOM AIR 配置實際的耐用性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