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 開箱 LEBRON JAMES 創新中心 運動研究實驗室全面升級
Image via : Nike

2019 年 Nike 曾宣佈將會以 LeBron James 的名字命名 Nike 全球總部 (WHQ) 園區擴建中的最新建築。近日,這座位於奧勒岡比弗頓 Nike 全球總部中心區域的大樓正式揭幕並部分投入使用,並同時將 Nike 運動研究實驗室 (NSRL) 進駐於大樓內 。

Image via : Nike
Image via : Nike
Image via : Nike

LeBron James 創新中心頂層採以懸臂式設計,外觀十分引人注目,Lebron James 在首次參觀後也在社群貼文說到:「這一切實在太不真實,他十分榮幸也相當感恩!」


Image via : Nike
Image via : Nike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以及與 Nike 合作的這些日子裡,所有這一切都顯得那麼不真實。有時,我把這些身外之物看得很輕,但這些成就真的讓我倍感榮幸。能以我的名字命名創新中心,我認為彼此之間是相互契合的,正因為我也一直在努力尋找繼續創新的方法,持續打破人們對我生涯巔峰期還有多久的猜忌。" —— LeBron James
Image via : Nike
Image via : Nike
Image via : Nike
Image via : Nike

Nike 運動研究實驗室 (NSRL) 初建於新罕布夏州的艾希特 (Exeter),在創立 40 多年後座落 LeBron James 創新中心,大樓內部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動作捕捉裝置 (超過 400 個攝影機位)、97 個測力板和身體測繪設備等。

Image via : Nike
Image via : Nike

全新的 Nike 運動研究實驗室占地面積是其前身的五倍,配套設施也更加全面:包括一座標準籃球場、200 公尺耐力跑道、100 公尺直線跑道和一塊人造草皮訓練場。所有這些都是為了捕捉運動員全速運動時的狀態。除了上述提及的測力板和運動捕捉設備外,實驗室裡還配有四個先進的氣候室來模擬各種環境條件,這些設施上的更新換代是對運動員更深層次身心健康研發的有力支撐。

Image via : Nike

Nike 鞋類創新副總裁 Kathy Gomez 表示:"我們每天的目標都是為了讓運動員變得更好,同時也致力為運動員創造更美好的世界。瞭解不同身體類型、性別、背景和能力水準的運動員,有助於我們打造更好且更具針對性的產品。"

Image via : Nike

LeBron James 創新中心不僅是個充滿好奇心的地方,同時也是各路人才融合匯聚的空間——從生物力學研究人員到機器人專家,從運算設計師再到專利專家。實際上,這座大樓的設計就是為了促進協作以及更高效的模型設計(在一個小時內便能建模成功)。

Image via : Nike
Image via : Nike

Nike 服飾創新副總裁 Janet Nichol 講道,"置身於 Nike 運動研究實驗室這個創新空間,我們能從中獲取資訊,並透過探尋各種方法來解決運動員的問題。這個過程十分有趣,傳統的產品製造模式是直接選取一種材料,設計好樣式,然後進行縫製,這就足夠了。但在這裡,我們可以嘗試任何事情,不論涉及生物學還是化學。我們挑戰機器設備的極限,用材料創造完全不同的體驗。"

LeBron James 創新中心設有一面 “專利牆”    

一旦模型製作完成,就可以透過重複的測試來不斷進行調整,直到想法得以實現。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科學保障的基礎之上。

致敬 Nike Breaking2 計畫  

復刻版車體空間紀念 Nike 創立初期曾用房車來銷售產品    

Nike 創新總裁 Tom Clarke 說道,"一開始,我們只是一家服務菁英跑者的公司。 而後我們擴展到大眾跑者,以及其他運動領域,在此過程中的每一步都必須有研究和科學依據作為支撐,以證明我們正在不斷對產品做出改進和完善。" 

Image via : Nike


用數字揭秘 Nike 運動研究實驗室


• 84000 平方英尺 (約等於 2360.67 坪) 空間專為運動研究

• 400 個動作捕捉機位

• 97 個測力板

• 825 台測試設備

• 4 間環境模擬室

• 超過 80 台模型機

• 908 塊屋頂太陽能電池板

• 100% 可再生電力能源

• 透過節水裝置節水 40%

• 採用 21210 磅 (約等於 9620.7 公斤) 的 Nike Grind 材料來鋪設 Nike 運動研究實驗室的地面 



LeBron James Innovation Center 虛擬導覽:

https://lebronjamesinnovationcenter.nike.com/








Kevin Pin
EDITED BY Kevin Pin
05 Oct., 2021 16:50
更多相關內容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