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極致 成就速度 - ASICS METASPEED TOKYO 系列設計師專訪

「職人精神」當中的職人是源自日語「職人 (しょくにん)」,代表著對自己的專業懷抱熱情,堅持高品質、注重細節,願意花時間與心力打磨每一個作品的工作者。ASICS 全新跑鞋 METASPEED TOKYO 系列於日本東京盛大發表,短短一年之間,不僅旗艦跑鞋 METASPEED 系列全面升級,還同步推出了全新的輕量化競速鞋款 —— METASPEED RAY,致力於協助選手在賽道上創造更出色的表現。


本次,BOUNCE 編輯部再次前往東京,與 METASPEED 產品開發專案負責人 Shuhei Takemura、全球高效能跑鞋部門經理 Emily Sloan,以及資深產品行銷專員 Magdalena Gassebner 暢聊,在專訪過程深入探討 METASPEED TOKYO 系列幕後的研發歷程與設計理念。

Emily Sloan & Magdalena Gassebner



Shuhei Takemura


Q1 - 市場上競速跑鞋相當多元,METASPEED TOKYO 系列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這次 ASICS 總共推出三款鞋,其中 SKY 和 EDGE 是第四代新款,它們比上一代輕了大約 15 公克,同時泡棉變得更柔軟、更有彈性。在開發的過程中我們收集了運動員們的回饋,他們接觸原型鞋後的反應,不論是 SKY 還是 EDGE 都給出很好的評價。不過,也有運動員提出希望我們能開發一款更輕量的版本,這就是 METASPEED RAY 誕生的契機。現在這三款鞋已經蓄勢待發,希望穿上它們的運動員在大型比賽中能有很好的成績。



Q2 - 在研發 METASPEED TOKYO 系列的過程中,有遇到哪些挑戰?


讓鞋款變得更輕是我們最專注的重點之一,但不只是輕量,還包括像回彈力、貼合度以及穩定性,這些都同樣是我們在意的環節。


我們經常和包含 Bashir Abdi 和 Eilish McColgan 在內的頂尖跑者溝通,以 Bashir 為例,去年之內跟他見面有四次之多,有時候我會帶樣品去給他試穿,並從他的回饋中汲取經驗,同時我們不僅整理運動員的意見,還會透過ASICS運動行銷團隊來蒐集意見,並針對這些寶貴資訊打造出更好的鞋款。


Q3 - METASPEED RAY 推出代表 ASICS 在跑鞋領域進入全新階段,你會如何定義這雙跑鞋?


這是一雙被賦予期待的跑鞋,我認為這雙跑鞋的使命,就是希望能夠幫助運動員達到更高的境界,像是在接下來一些重要賽事,包括柏林馬、紐約馬,希望跑者可以穿上這雙鞋完成賽事取得好成績,就像 CHOJO 計劃一樣,除了協助跑者完成賽事的同時,還進而取得超越自己的成績。


Q4 - 日前 ASICS 選手 John Korir 在波士頓馬拉松率先衝線贏得總冠軍,並創下賽會史上第二快佳績,想請您分享 ASICS 如何在與菁英選手甚至所有跑者互動的過程中,汲取讓產品甚至品牌前進的能量。


我覺得ASICS跟運動員之間的距離是非常近的。比如說,Elish McColgan 和她的教練 Michael,還有我們的團隊之間都有很好的互動。每次大型比賽時,我都會帶很多日本的伴手禮像是 KitKat 給他們,甚至上次巴黎奧運時,我的行李箱裡有一半是 KitKat,我會分送給他們,並一邊聊鞋款的回饋啊、服裝的意見。

我覺得建立和運動員很密切的關係真的非常重要,這樣他們才會跟我們說出真正的需求。像昨天我跟 Bashir 談話時,我們不只是聊鞋子,還聊到家庭的事。他問我:「哦,你兒子最近怎麼樣?」我也問他:「你女兒怎麼樣啊?」這樣互動真的很棒、很貼近。



Emily Sloan


Q1 - 想請您簡單分享 METASPEED TOKYO 全系列跑鞋的定位?


這次我們全新推出了三款極具特色的頂級跑鞋,每一雙都專為不同類型的跑者量身打造。首先是 SKY TOKYO,這雙鞋是專為「步幅型跑者」設計——也就是以前腳掌著地、透過拉長步幅來提升速度的跑者。SKY TOKYO 採用了特別配置的泡棉與碳板結構,能帶來強勁的垂直推進力,幫助跑者從前腳掌發力,獲得充沛的能量回彈。每一步都能輕鬆躍起、延展步伐,有效提升整體速度。


接下來是 EDGE TOKYO,這款鞋則是為「步頻型跑者」打造——也就是透過快速腳步轉換、提升滾動感來加快節奏的跑者。EDGE TOKYO 的泡棉配置與碳板弧度經過精心設計,提供優異的水平推進力,讓從腳跟著地到腳尖離地的整個過程更加流暢,有助於提升步頻,跑得更加輕快敏捷。



最後是我們最新推出的、很令人興奮及期待的 METASPEED RAY。它同樣是頂級鞋款,但與前兩者不同,它的核心在於極致輕量與爆發推進力。METASPEED RAY 並不特別針對某一種步態設計,而是追求成為市面上最輕盈的競速跑鞋之一,非常適合渴望挑戰極速、追求輕盈腳感的跑者。


簡單來說,我們現在給運動員準備了一整套的「工具箱」。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跑步習慣、比賽類型,甚至是當天的需求或個人偏好,去挑選最適合的鞋款,有了更多選擇,就能為比賽帶來不同的體驗。



Q2 - 您曾於 2016 年以 2 小時 58 分的成績完成全程馬拉松,當年碳板跑鞋還未普及,而在進入碳板時代後,碳板跑鞋成為大家突破成績時重要關鍵之一,想請您分享會迎來這樣進化的契機,還有碳板帶來了哪些幫助?


當我回想起 2016 年的那場比賽時,那時我穿的是一雙普通的、沒有碳板、也不是現在流行的跑鞋。這真的讓人感嘆,這幾年跑鞋界、甚至整個運動圈的變化有多大。


碳板跑鞋真的完全改變了跑者和路跑賽事的格局。其實,一切的開端可以追溯到 2017 年 Nike 推出 Vaporfly 4% 的時候。Nike 那時做得非常厲害,不只是有科學研究和數據的支持,還完美結合了行銷操作,製造出巨大的話題和熱潮,讓跑者們瘋狂。


當時我在跑步專門店工作,親眼看見一波又一波的跑者湧入店裡,指名要買這雙鞋。他們都說:「我需要這雙鞋!」因為每個人都想跑出個人最佳成績,每個人都想變得更快,這種熱烈的反應可以說徹底改變了市場。

METASPEED SKY TOKYO

然而,重點並不是碳板本身,而是碳板怎麼影響整體的能量表現。


打個比方,你可以想像你的前腳掌踩在地上,如果只有腳踩到的那個點在壓縮泡棉,你只會從那一個點獲得能量回彈。但有了碳板之後,整個前掌區域的力量都能被分散並啟動起來,碳板把壓力分散到整塊泡棉,幫助你從中底整塊泡棉獲得能量回彈,而不只是單一點,這就是為什麼它能帶來更強的推進力、幫助跑者跑出前所未有的成績。


從心理層面來說,大家都超愛這種鞋 (碳板跑鞋),因為它能帶來信心、讓人覺得自己表現更好、跑出個人最佳。而從生理層面來看,這類鞋也能減輕腿部的疲勞,因為它幫你分擔了部分的出力,讓你不需要花那麼多體力去達成成績。


總體來說,有碳板的跑鞋真的是一個雙贏的設計。


這類碳板鞋就像跑者鞋櫃裡的「工具」,它們在鞋款輪值中扮演重要角色,並在不同需求下發揮最大效用。



Magdalena Gassebner


Q1 - 想請您分享以目前您的經驗與觀察,競速跑鞋設計具備哪些要素,會更具市場競爭力,特別是跑者購買的慾望?


我覺得在過去幾年裡,跑步產業真的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各家品牌都在不斷帶來創新,這當然也是為什麼能吸引跑者的關注。大家都在追求新技術,想看看有哪些科技可以幫助他們變得更強、更快。

另一個很重要的元素是,有哪些技術可以幫助跑者更快恢復。因為如果你的雙腿能更快復原,比如比賽結束後感覺沒那麼疲累,那你就能更快回到跑步訓練中。所以我覺得,現在其實是一個技術,以及市場需求匯集的時代。


這也正是我們這次推出新產品的意義所在,我們不只是針對 SKY 和 EDGE 做了升級版本,還帶來了我們以前從未推出過的全新鞋款 METASPEED RAY。這雙鞋是我們目前推出過最輕量的鞋款之一。這樣的產品組合,讓跑者們可以根據不同需求和體驗去選擇鞋款。我們也很期待跑者們去試穿、去體驗,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鞋款。


Q2 - 這次的 METASPEED TOKYO 系列,以品牌角度上最想傳達給跑者的訊息是什麼?


關於 METASPEED TOKYO 系列,我們整體的開發過程中,其實跟 ASICS 的運動員們合作得極為緊密。這雙鞋的設計和研發都是以運動員的需求為出發點。不過,以 ASICS 品牌的立場,我們同時希望兼顧品牌的普及性。我們的目標是:「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穿上我們的鞋並且跑起來」,這才是我們的核心理念。

當然,METASPEED 系列本身是近乎頂尖的比賽鞋款,我們很重視讓跑者能夠感受到速度、建立信心。我們的目標是提供跑者最好的工具,幫助他們盡情發揮,跑出自信、跑出成績。



編輯後記


由於當天安排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輪流採訪,訪問時間其實並不算多,但在短短的對談中,我們仍能深刻感受到受訪者對這次全新鞋款的喜愛與期待。其中,負責產品開發的 Shuhei Takemura 更在分享設計概念時,親切地將這些鞋款比喻為自己的「寶寶」,語氣和眼神中都流露出對於鞋款的自豪與熱情。

事實上,我早在去年就有機會前往日本,參加 METASPEED PARIS 系列的發表會,當時正是 Takemura 先生站在台上,向大家介紹全新跑鞋。今年的發表會中,他再次登台分享 METASPEED TOKYO 系列的設計理念,令人驚喜的是,他的職位又更上一層樓,代表肩負了更大的使命,繼續為運動員提供完整的裝備與支援。

而在正式採訪開始前,Takemura 先生一眼就注意到我腳上的 KAYANO 14,立刻親切地和我們聊起過去的點滴。他笑著說,其實從 KAYANO 14 到 16 代,都是由他親手操刀設計的,隨後還半開玩笑地補充:「現在大家都說這雙(KAYANO 14)是經典,我就會突然意識到——啊,好像又老了一點啊!」也讓訪談過程中多了幾分親切。


這場訪談短暫但卻十分充實,不僅讓我們更深入了解 METASPEED 系列背後的設計精神,並在言談間再次感受到職人對於每一雙鞋款投注的心血與熱愛。







Kevin Pin
EDITED BY Kevin Pin
16 May., 2025 14:59
更多相關內容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