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 公佈 2020 財年《影響力報告》並將永續發展及創造平等未來作為 2025 年目標

Nike 於近日發佈 2020 財年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5 月)《影響力報告》,回顧公司 2020 財年在環境永續發展、鼓勵下一代和釋放人類潛能三大領域取得的成績,以及此前定下五年目標 (2016 財年至 2020 財年) 的執行成果;其中還介紹了在充滿挑戰的年份裡,公司面對新冠疫情所採取的有力措施。藉此機會,Nike 同時公佈全新的 29 項 2025 財年目標:將於幫助孩子們 "動起來"、永續發展以及提升社會平等與包容性等領域取得更大進展,透過運動的力量幫助更多人釋放潛能,推動產業前進並讓世界朝更好的方向發展。

Nike 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長 John Donahoe

Nike 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長 John Donahoe 表示 "Nike 是一個充滿希望和靈感的品牌。我們相信運動的力量可以推動人類釋放無限的潛能,並展現世界最美好的一面。Nike 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起始於一個最重要的使命 —— 不管是在運動場上還是場外,我們在全球各地不斷重新定義人類潛能。尤其在 2020 財年更加證明了此目標的重要性,也讓我們看到了品牌的調性和行動確實能改變世界。"



攜手全球力量,共同應對疫情


2020 年,新冠疫情的爆發為全球各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疫情,Nike 積極應對,透過運動的力量支持著員工、所在地區以及全球各地被疫情所影響的人。在此期間 Nike 基金會與 Nike 投入超過 3,000 萬美金,幫助世界各地對抗疫情。


同時,Nike 打造創新生產線,第一時間製造和捐贈前線醫護人員急需的大量個人防護設備以及呼吸過濾器。Nike 還為全球前線醫護人員提供滿足他們需求的裝備以支持抗疫工作,總計捐贈了價值約 570 萬美金的 14 萬多件產品,包括超過 32, 000 雙專為醫院工作環境設計的 Air Zoom Pulse 運動鞋等裝備。此外,Nike 也透過其數位系統等管道,提供各種工具或資源,號召大家在疫情期間保持運動狀態和身心健康。

Nike 透過其數位系統等管道,號召消費者在疫情期間保持運動狀態和身心健康


共建循環生態,保護運動未來


Nike 正朝著 "零碳排" 和 "零廢棄" 的目標不斷前進,攜手合作夥伴,發揮品牌規模和影響力的優勢,透過設計、製造、運輸和銷售等各個企業運營環節的行為調整來應對氣候變化,保護運動的未來。

NIKE 正透過創新朝著 "零碳排" 和 "零廢棄" 的目標不斷前進

2020 財年,Nike 在永續發展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舉例來說:


• 2020 財年,Nike 一級鞋類供應商避免了 99.9% 生產廢棄物進入垃圾掩埋場。

• 2015 財年至今,Nike 總計回收了重量超過 1.05 萬磅 (約 4763 公斤) 的生產廢棄物並將其轉化應用於生產全新鞋類產品。

• 2020 年 5 月,Nike 啟動了供應商氣候行動項目 (Supplier Climate Action Program),推動原物料和產品製造供應商不斷降低碳排放。

• 2020 財年,Nike 每生產一雙鞋的平均耗能較 2015 財年降低了近 10%。

• Nike 59% 的服裝產品在 2020 財年使用了永續材料,比上一財年增長了 18%。

• Nike 北美和加拿大自給自足的設施實現 100% 可再生能源供能;在 2020 財年,Nike 全球約 50% 的自給自足型態設施實現了可再生能源的提供。

• 2020 財年,Nike 在紡織品染色和整理工序中的淡水資源使用較 2015 財年減少了 30%,2016 財年至今累計減少使用約 400 億公升的淡水資源。

• 截至 2020 財年為止,根據 Nike SMSI 永續製造和採購指數,符合 Nike "行為準則" 的銅級或更高級別的簽約工廠數量大幅增長,從 2015 財年的 86% 上升至 2020 財年的 94.4%。

Image via : Nike

在大中華區,Nike 也在透過全方位的行動減少環境足跡。新能源使用和降低碳排上,Nike 大中華區透過改良運營在 2020 財年減少了 35% 的航空運輸量,實現了 25% 貨運量由液化天然氣貨車執行,並在 15 個城市使用電動貨車以支持 "最後一公里" 的運輸,並繼續在位於上海的大中華區總部推行員工專線電動巴士;為減少碳排放,Nike 香港物流中心安裝了峰值 135 千瓦的太陽能電板,同時北京物流中心採用的太陽能電板預計將提供總用電量的 30%。

在大中華區,Nike 透過全方位的行動來減少環境足跡

Nike 大中華區不斷推動永續創新,尤其在回收材料的應用上。2019 年,Nike 與 Pigalle 合作的全球第二座籃球場在北京落成,球場及周邊空間占地約 600 平方米,採用 Nike Grind 橡膠材料打造而成,約使用了回收於 Nike 中國物流中心的 4.5 萬雙運動鞋。除此以外,Nike Grind 橡膠材料也被應用於打造 Nike 零售店環境,包括地板、椅子、固定裝置等,回收衣物材料則被應用於布簾以及試衣間牆面裝飾等。目前,大中華區約 100 家 Nike Kicks Lounge 門市都已將回收衣物用於製作店內的軟墊、長椅以及掛簾等。台灣最新開幕的 Nike 西門紅樓店、Nike Kicks Lounge East 以及尚智太平三這三家門店也都使用了回收材料打造店內零售環境。

由球員、球迷與 Nike 員工的廢棄衣物再製而生的球隊精神錦旗,象徵 HBL 總決賽每一隊的團結榮耀

除此之外,在台灣 109 年度 HBL 賽季之初,Nike 便開始募集來自各隊球員、球迷以及員工的廢棄衣物,再製成象徵四強隊伍榮耀的球隊精神錦旗,並透過創意再製工藝,將回收塑料變身為場邊應援加油棒,這一系列別具意義的 HBL 永續應援行動不僅大幅降低了製作過程中的碳排放量,更彰顯球員與球迷團結一心的精神。

(更多關於 NIKE 如何以環境永續行動應援 HBL 熱血賽季)

採用 NIKE GRIND 環保技術打造的第二座 Pigalle 籃球場在中國北京正式落成

Nike 大中華區持續與供應商共同推動水資源保護,2020 財年,Nike 位於江蘇簽約的供應商透過安裝廢水回收系統,將每公斤紡織物染色和重整工序消耗的淡水資源量從 2016 年的 205 公升減少至 2020 財年末的 119 公升,降幅達42%。


根據全新的 2025 財年目標,Nike 將繼續朝著永續的未來前進,致力於在未來 5 年實現多個重要目標:透過 100% 可再生能源供電以及運輸電氣化,實現自有及自營設施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 70%;實現 50% 主要原物料 (聚酯纖維、棉花、皮料以及橡膠) 使用環境友好型材料;實現供應鏈中產生的廢棄物 100% 不進入垃圾掩埋場 (其中 80% 回收並重新應用到生產 Nike 產品中)。



激勵下一代動起來,創造平等未來


透過品牌力量、員工參與以及合作夥伴的支持,Nike 在全球長期支持當地運動發展,並開展多個 "Made to Play" 相關項目,為更多孩子提供參與運動的機會並協助培育教練,幫助更多孩子 "動起來"。自 2015 財年以來,Nike 對地區影響力相關項目的年投資額在上一年度稅前收入的占比維持在 1.8-1.9%,超額完成占比 1.5% 的 2020 財年目標。2020 財年,29 個國家的 6,700 多名 Nike 門市員工參與超過 60,000 小時的志願活動,鼓勵孩子們積極參與運動。

Image via : Nike

同時,為了更好地鼓勵女孩參與運動,Nike 向全球推出 Coaching Girls Guide 等免費數位資源,支援教練為鼓勵女孩參加運動創造出更有趣、包容的課程和運動環境。

Nike "Made to Play" 幫助更多孩子 "動起來"

未來五年,Nike 將持續擴大支持地區性的運動發展以及幫助下一代 "動起來",實現將 2% 稅前收入投入到各地區影響力相關的專案;號召至少 35% 員工參與當地活動與建設,積極鼓勵更多孩子們 "動起來",力爭未來能讓兒童平等地參與 "Made to Play" 企畫。



釋放人類潛能,推動世界前進


Nike 相信,從每一個人開始改變就能推動世界的前進,並積極創造一個更為多元包容的環境。團隊的包容性與多樣性對於 Nike 十分重要,2020 年,Nike 全球員工中,女性占比達到 49.5%,其中副總裁及以主管中的女性占比較上一財年提升了 2 個百分點,達到 41.1%;根據公司資料,Nike 2020 年已在全球實現了男女員工同工同酬。


同時,Nike 致力於發揮品牌影響力,攜手供應商打造一個更為負責、永續的全球產業鏈和產業生態,為每一位員工提供更友好、平等的環境與職業支援。2020 財年,Nike 簽約工廠中,員工過量加班的工廠占比從 2015 財年的 3.3% 降至 0.8%。


以全新的五年目標為前進方向,Nike 將進一步提升內部以及供應鏈的平等與包容性,到 2025 財年, 目標在 Nike 全球員工的女性占比為 50%,在領導階層中的占比達到 45%;Nike 將繼續在全球所有員工層級中達到 100% 同工同酬,並攜手合作夥伴,讓更多女性員工可以從內部獲取更好的職業發展與升遷機會。Nike 始終致力於追求更好的生活與環境,透過品牌的目標與理念將推動每個人朝著我們所相信的更美好的未來邁進。 

Image via : Nike







 

Kevin Pin
EDITED BY Kevin Pin
15 Mar., 2021 19:57
更多相關內容 MORE RELATED
news